悬空寺

山西,古老中国的北上广深看鉴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m.39.net/pf/a_5197605.html
明太原县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走西口、熊熊煤火

丛丛烟囱、灰尘烟霾

是山西的标签

矿工

作为全国的煤炭资源大本营

山西煤炭保有储量亿吨

占全国的

25%

居全国之首

山西,把电力像血液一样

输送给正在大步

奔向小康的祖国各地

而另一方面

山西的地理特性

也让人记忆深刻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

漫天的风沙

以及被无尽的干旱摧残的贫瘠土地

山西成为华北平原与黄土

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居多

特殊的地理区位因素

看似局限了山西人民的发展现状

然而千年来

山西人不断冲破艰难险阻

在历史的长河中

沉淀出精妙绝伦的三晋文化

并在今天依然绽放于华夏大地

五台山北台顶

在我看来

山西是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省份

各种历史、文化、民族、宗教

都在这里融合、冲突

将三晋大地打造成

古老中国的“北上广深”

四面天险,山河相依

山西,山地之省

形似城堡

号称“表里山河”

历来是中原王朝

用以隔绝草原来敌的前线

山西是现今极少数一个以山川形便为主要

行政划分方式的省份,很少有犬牙交错。

东有太行山作天然屏障

西、南以黄河为天堑

北抵长城脚下,接壤大漠戈壁

自西侯度人始,万年以来

人类在这里的生息繁衍

从未间断

太行山

山川天险环绕下

每一片区域的形成

都源自地理与历史

共同织就的史诗

黄河乾坤湾

作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山西大部分地区

海拔米以上

53%的地面被黄土覆盖

黄土高原

外围的天险

内部的盆地

看似互相阻隔

实则有多条山谷

作为孔道将其相连

太行八陉

这些盆地与盆地之间相连的孔道

基本上构成了

山西交通的主体格局

这就是“人”字型骨架

太行八陉之白陉

得天独厚的“城堡”优势

已经就位

只待谁人登临

帝王国度,龙兴之地

山西很多古地名都带“泽”字

晋城古称泽州

阳城古称濩泽

宁武天池

虽然现在山西河川径流量

在全国排名并不靠前

但历史上

它可是植被繁茂、水草丰沛的富饶水乡

词作家乔羽曾写下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据说汾河里都有鳄鱼

穿越城市的汾河

自然条件优越

为山西孕育中国文明的摇篮提供了

必备的物质基础

女娲在这里补天

大禹在这里治水

尧舜禹都在山西南部建都

山西就是古老中国的北上广深

大禹治水雕塑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

山西是晋国的腹地

战国时期三分为韩赵魏

所以号称三晋大地

文明早期

它用盐和铜

完成了华夏文明的初生

是“中国”的塑造者

晋侯作师氏姞簋西周时期

秦国统一中国之后

还沿袭了晋国的郡县制

大秦帝国版图(太原郡即今太原市西南地

北魏时期

鲜卑族人在大同建都

选择佛教

作为帝国精神支柱

大同云冈石窟

建造于北魏后期的悬空寺

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

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大同悬空寺

李氏大唐建立

山西成为龙兴之地

在当权者的主持下

五台山此时走上名山胜地的巅峰

忻州五台山

一直到宋元时期

山西都是黄河流域最发达的地区

建国后到90年代

山西一直是

共和国重工业的脊梁

山西煤炭供给东部、供给帝都

全中国三分之一的机器运转

依靠的是山西的煤炭

山西矿坑

悠久的历史

保留下了丰厚的华夏古文明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

山西保存了中国

70%元代之前的古建筑

中国仅有的四个唐代建筑都在山西

南禅寺大殿·唐代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质结构建筑)

南禅寺大殿解剖手绘图

帝王在此开疆拓土

建功立业

搭建殿堂庙宇

而一批新人

也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等候登场

文人骚客书写三晋

在中国历史上

曾有无数的名人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

无论政局动荡抑或安定

他们都用诗文等艺术方式

记录这三晋大地

陈廷敬·清行书白居易《池上篇》节选

建安十一年(公元年)

曹操率兵亲征高干

途径太行山羊肠坂道

感叹风雪交加的征途

与食宿无依的困境

便写下

(曹操《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太行山

唐元和九年(公元年)

宪宗皇帝以张煦为节度使

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

青年才子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忻州雁门关

随着文人雅士络绎不绝地到访

山西逐渐成为一个

艺术文化氛围浓厚的都城

此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幢幢高楼拔地而起

比如建于北周的鹳雀楼

鹳雀楼

盛唐诗人王之涣在此

写下传世佳作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俯拍图

文人雅士的山西

已经如此丰富多彩

真正的人间烟火

即将点燃

它将让山西在华夏傲立千年

至诚至信,大义参天

宋代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明朝时为确保中原地区的安全

设置“九边”(9个军事重镇)

山西一省占了三个席位

明代“九边”遗址

自此

山西摇身一变成为边塞地区

聪明的山西人发掘商机

做起了提供粮草物资的

军工业生意

晋商由此发源

《乔家大院》剧照

众生的居所

当晋商钱庄、票号

遍布大江南北之时

善于经营的山西人

逐渐变得有钱有势

几乎完全掌控了当时中国的金融业

于是各种大院豪宅在三晋大地拔地而起

一个大院就如同一个村落

王家大院一隅

此类山西砖造合院以四合院居多

其中富贵人家的四合院

以“里五外三穿心楼院”为主要构造

曹家大院

除开砖造大院民居

另外一个著名的民居建筑便是

窑洞

山西临县窑洞

山西人利用黄土地理特色

以减法创造出窟洞民居

成了北方黄土高原上的

人类奇观

鳞次栉比的窑洞

人们在黄土地上耕种

在窑洞里生息

小小窑洞

浓缩了黄土地上

寻常百姓家的味道

悠久的饮食

“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

“粥粉面饭”

作为“世界面食之根”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

据统计,山西面食多达多种

即使一天三顿都吃面

吃上一年也不会重样

刀削面

厨师站好姿势

飞刀之下面条如流星落地

鱼跳龙门

削出的面条又细、又薄、又长

拉面

拉面,又叫甩面、扯面、抻面

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

面食名吃

可以蒸、煮、烙、炸、炒

各有一番风味

饸饹面

将和好的面团放入饸饹床子内

用木杠一轧

把面从洞眼中挤出

成面条

直接掉入锅中煮即可

吃面的小孩儿

千种面食日日吃

也不会腻

因为山西人会不断地挖空心思

去改变面的口感、嚼劲和造型

山西面,每天不一样

今时今日

丰富的饮食民俗文化

多样的建筑民居风格

务实的山西人民

推动着山西的繁荣

太原之夜

从古至今,山西坚持不懈地扛起

中国传统文化大省的重任

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断沉淀出精妙绝伦的三晋文化

并在今天依然绽放于华夏大地

冰雪·古寺·罗汉

万里层云,千山暮雪

千百年来

山西就像屹立不倒的千年古刹一样

在山西人的辛勤耕作下

将三晋文化的精粹点亮全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ankongsia.com/xkly/123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