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

青海最古老的寺庙风光堪比莫高窟被誉为中


青海省省会西宁,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南线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境内遗存着大量历史遗迹,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莫过于坐落在城北海拔多米北山上的北禅寺。因北山远眺似土台楼阁,故又名土楼山,而北禅寺也因此被称作“土楼观”。

土楼观的历史与“丝绸之路”南线和西宁地区佛教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据北凉时期(年)的《十三州志》记载:“魏明帝五年,佛教盛行于鄯州(今西宁),有信徒作龛于土楼山断岩之间、藻井绘画、雕墙故壁、建筑寺阁栈道,信徒登山朝拜,盛行一时。”

整个道观占地面积亩,由山门、牌坊、奎星阁、吕祖殿、斗母殿、三教堂、无量殿、福宁楼、三宝殿、灵宫殿等殿宇构成,建筑群背倚北山红砂岩天然断层,西临湟水河,上载危岩,下临深谷,由西向东依山势而建,显得格外壮观。

土楼观内殿宇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根据现存壁画、藻井的花卉山水图案来判断,具有典型的汉、藏佛教艺术风格,应为晚唐和宋元时期的遗迹。漫步其间,楹联匾额随处可见,内容大多与佛道儒相关,堪称“丝绸之路”南线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

王母大殿是土楼观的主殿,也是青海省的道教活动中心之一。相传青海是西王母的主要活动区域,而西宁相传是西王母的显灵圣地,因此土楼观内主要供奉西王母。每年重阳节期间,寺庙都会张灯结彩,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吸引着众多省内外信众前往朝拜祈福。

土楼观最大的看点,是悬崖峭壁间由栈道相连的殿宇和洞窟。由于土楼山的紫红色砂岩含有石膏和芒硝层,在长期的雨水、风化等外力作用下,岩层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被当地人称为“九窟十八洞”。洞窟之间由悬空架设的栈道回廊连接,结构精巧奇妙,素有“中国第二大悬空寺”之称。

北魏明帝时期,僧人在山崖间的这些洞窟中雕刻佛像、佛龛,并在藻井窟壁上绘制壁画,一些洞窟中的隋唐壁画至今仍保存完好,被专家学者誉为“西平莫高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因岁月风化、年久失修,大部分石窟建筑已濒临倒塌,游客目前只能远远地观赏。

在北山中部还有两尊高达30多米的“露天金刚”佛像,被当地群众称为“闪佛”,意为从山中闪出来的佛像。它们本是两座突出的山崖,经历千万年的风雨剥蚀,形成如此奇特的地貌。魏晋南朝时期,佛教信徒将它们雕琢成两尊金刚佛像,其中西面的一尊,如今已被风化得辨不清面目。

每当烟雨蒙蒙,山上的殿宇楼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由此得名“北山烟雨”,并被评为“西宁八景”之一。清代诗人朱向若曾题写了一首“北斗山威重,孤高路自通。铎声云窟里,梵宇洞中天。帘挂三秋雨,窗开八面风。登临凭一览,多少俗心空。”将土楼观的风景描绘得颇为传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ankongsia.com/xksp/12152.html


当前时间: